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圓滿落幕 發布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
6月30日下午,由中國科協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在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出席閉幕式并致辭,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主持閉幕式。
懷進鵬全面總結了第二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本屆年會突出智庫引領,扎實開展前期調研,高起點謀劃高質量發展,論壇報告給人以思想啟迪;突出產學融合,舉辦系列論壇活動,延伸服務鏈條,著力構建服務地方發展長效機制;突出開放創新,15項國際活動吸引近30個國家、20余個國際組織的專家參會,充分利用全球資源培育發展優勢;突出以人為本,系列科普活動受眾超百萬,引進60個原創性、獨創性、引領性的海外高科技創新創業項目,以世界眼光在全球范圍內引才聚才。中國科協年會體現出鮮明的時代特色,日益成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的陣地、展示成果的平臺、科普惠民的園地、建言資政的智囊、開放合作的紐帶。
懷進鵬指出,要尊重客觀規律,把握發展大勢,胸懷共同未來,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要放眼世界大變局,深刻理解科技創新的價值、學術交流的價值、開放合作的價值,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識別問題,識別機遇,識別挑戰,擔當起創新與振興的時代使命,推動以科技支撐共建繁榮世界。
懷進鵬強調,要強化使命擔當,真心誠意為科技工作者服務,搭建橋梁平臺,營造良好環境,讓科技工作者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奮斗中成就創新夢想、實現人生價值;要深化成果落地,精心做好年會后續對接服務工作,激活科協組織“一體兩翼”,把年會成果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實績;要固化合作機制,不斷拓展國內外開放合作新格局,發揮協同創新組織的樞紐作用,發揮市場機制優勢,最大限度激發科技第一生產力蘊含的巨大潛能;要優化創新環境,尊重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規律,著力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創造拴心留人的條件,讓各類人才扎根東北這片黑土地,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閉幕式上,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守為代表中國科協發布了“暗物質是種能探測到的基本粒子嗎?”“高能量密度動力電池材料電化學”“人工智能系統的智能生成機理”等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科技委副主任向巧,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為,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北京大學助理研究員肖凌云分別作了題為《關于航空發動機創新發展的幾點認識》《數字科技與自主創新》《基于科學,探索三江源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主旨報告。
閉幕式上還頒發了首屆“國際綠點大賽”獎項、中國(哈爾濱)海外人才創新創業項目大賽獎項,舉行了年會會旗交接儀式,明確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將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
中國科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孟慶海,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束為、宋軍,黑龍江省委副書記陳海波、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顯剛、副省長程志明、省政協副主席張顯友,山東省副省長孫繼業,相關部委,院士、專家和一線科技工作者代表,港澳臺代表,國外專家學者和科技組織代表,以及新聞界朋友共1000余人出席閉幕式。
來源:中國科協調研宣傳部、中國科協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