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在新區·相約周五?”第12期——《科創中國科企合作對接會》
融在新區·相約周五”第12期——《科創中國科企合作對接會》于9月10日在太陽島科技夢想小鎮如期舉行,為促進新區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平臺特邀請“科創中國”哈爾濱新區試點園區區域專家服務團走進新區,針對企業需求,共謀創新路徑。參會的領導有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部長呂強、哈爾濱市科協副主席姜海波、哈爾濱市科學技術協會學會部部長何偉、哈爾濱新區黨工委委員李小麗、黑龍江省科技創新協會會長鄭志成以及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邊建東,會議由新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陳亮主持。
對接會舉辦之前,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開展了 企業調研,充分收集企業需求。本次活動涉及的企業需求有關于“如何解決注射用鹽酸阿糖胞苷復溶澄清度”等技術問題,也有關于檢測方法、生物發酵設備閑置尋求資源、企業數字化轉型、干細胞上下游合作對接等問題。“科創中國”工作組會前認真分析企業需求,利用省市科協的專家網絡和中國知網的專家庫資源,在全省生物醫學領域有針對性地搜尋專家。最后,會議邀請到哈工大、哈醫大、黑大、省電子所等相關技術領域10位專家到對接會現場,為企業“把脈問診”。
對接會將企業與專家分別“配對”,形成3個小組,每組設組長1名。經過2個小時的充分溝通交流,企業需求基本都得到有效對接,會議取得豐碩實效:
(1)威愷洱公司與哈工大生物中心楊謙教授達成合作意向,劉教授的生物發酵科技成果轉化急需設備、實驗室,威愷洱公司受疫情影響,正有空置,提出需要尋找合作伙伴的需求,雙方一拍即合,立即到利民進行現場考察。
(2)圣泰醫藥提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推廣(黑龍江)中心主任郭宇亮、網易傳媒黑龍江董事長楊軍等從數字化車間、企業數據平臺的角度給予咨詢建議,建議針對企業當前的困境,利用線上交易平臺拓展市場。
(3)中俄產業園:尋求干細胞入住項目和企業,中關村孵化器董事長關德軍和省科協吳雪弘主任對接。關總推薦給企業5家企業。
(4)三聯藥業,三聯藥業需要對于高分子膠類輔料研究過程中,給與技術研究、注冊登記及國家審評審批要求方面給與指導,鄭志成、劉會臣等專家對相關政策、審批流程做了詳細的介紹,企業還進一步咨詢了高分子輔料檢測鑒定具體流程,專家對企業進行了明確指導。
(5)萊博通與黑龍江大學制藥工程系孫少平教授達成合作意向,萊博通急需優化注射用鹽酸阿糖胞苷生產工藝,解決注射劑復溶澄清度問題,孫教授在討論過程中從原料藥、凍干、溶解液工藝等多個工藝環節提出問題關鍵點,深度分析了問題的可能原因,為企業開拓解決問題思路,企業表示茅塞頓開。萊博通計劃下周到黑大拜訪孫教授,洽談進一步立項合作事宜。孫教授也表示學校也缺少能落地轉化的科研項目,愿意與企業促成合作。
(6)亞康北藥提出需要解決精子穿卵試驗和精液生精細胞檢查相關技術的需求,孫教授不是對口專業,但黑大有相關專業的專家,并且有相關的細胞實驗室,將會聯系藥理學博士與企業對接。
(7)天宏藥業研制開發了阿那格雷原料及其制劑,現計劃商業化生產,但苦于不了解審批流程,專家針對原料藥和制劑的不同審批流程深入解答,提出了爭取納入治療“罕見病”藥物名單建議,還與企業就生產工藝優化、降低成本、減少患者經濟負擔問題深入探討,專家給出了多個生產工藝優化的技術方向。
目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以每年平均16.6%的速度增長,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較快的行業之一,也高于世界主要制藥國的發展速度。此次“科創中國”區域科技服務團走進新區,拉開了“科企對接”服務產業發展的序幕。下一步,新區將繼續深入分析生物醫藥、新材料、智能制造等產業發展中深層次的問題和需求,充分利用好“科創中國”試點園區建設的機會,聚技術、聚專家、聚資源,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從而賦能哈爾濱新區產業高質量發展。
“融在新區·相約周五”定期于每周五下午跟大家見面,它是哈爾濱“雙創”示范基地和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哈爾濱新區試點園區共同打造的科技服務平。通過開展產金融通、產教融通、產學研融通、產業鏈融通、產業鏈與創新鏈融通等不同主題融通活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科技經濟融合發展。它既是一個信息溝通的平臺、也是一個政府服務企業的平臺、一個補強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的平臺。